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| 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 |
皮开肉绽 | 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。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。 | 元 郑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。”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、蒙骗人。 |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》:“首先应该扫荡的,倒是拉大旗作虎皮,包着自己,去吓唬别人。” |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 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 毛泽东《组织起来》:“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,这就是说,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。” |
皮笑肉不笑 |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 | 巴金《秋》十九:“王氏看见陈姨太的粉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,知道陈姨太在挖苦她。”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 西汉 扬雄《法言 吾子》:“羊质虎皮,见草而悦,见豺而战,忘其皮之虎矣。” |
鸡毛蒜皮 |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8章:“目前大敌当前,同心协力还怕迟误,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。” |
皮松肉紧 | 形容漫不经心,宽泛而无关紧要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5回:“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紧的谈了会子道学,又指东说西的打了会子闷葫芦呢?” |
三个臭皮匠,赛过诸葛亮 | 比喻人多智慧多,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,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。 | |
耍嘴皮子 | 指光说不做。也指卖弄口才(含贬义)。 | 傅光明《从老舍之死看老舍的幽默与悲剧意识》:“他绝不是那种耍嘴皮子,卖弄搞笑那种作家。” |
鸡皮疙瘩 | 受到惊吓或寒冷在人的皮肤上出现的类似鸡皮上的小疙瘩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0回:“你这个令收起来罢,把我麻烦的一身鸡皮疙瘩了!” |
皮开肉破 | 皮肉都裂开了。形容被打伤势严重。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1回:“四个喽啰听了,那敢怠慢,登时上来两个,把大盗紧紧按住;那两个举起大板,打的皮开肉破,喊叫连声。” |
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 | 存:存留;附:附着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 |
鹤发鸡皮 | 鹤发:白发;鸡皮:形容皮肤有皱纹。皮肤发皱,头发苍白。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。 | 北周 庾信《竹杖赋》:“噫,子老矣!鹤发鸡皮,蓬头历齿。” |
皮里抽肉 | 形容身体变瘦。 | 元·关汉卿《谢天香》第四折:“你觑我皮里抽肉,你休问我可怎生骨岩岩脸儿黄瘦。” |
体无完皮 | 同“体无完肤”。 | 晋·郭讼《魏晋世语》:“纂性急少恩,死之日体无完皮。” |
硬着头皮 | 勉强去做难度较大的事。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7回:“以后更难相处,只好硬着头皮,老着脸子,追踪前往,不管太后的款待如何,照旧的殷勤伺候。” |
嬉皮笑脸 | 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0回:“你见我和谁玩过!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,你该问他们去!” |
墙上泥皮 | 比喻无用或低贱的附属物,也比喻妾。 | 元·郑廷玉《楚昭公》第四折:“可正是堂上的糟糠,休猜作墙上泥皮。” |
皮破肉烂 | 形容伤势很重。 | 李季《王贵与李香香》第二部:“满脸浑身血道道,皮破肉烂不忍瞧。” |
吹牛皮 | 说大话,闲聊天。 | 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我就不相信,那是吹牛皮。” |
拉皮条 | 从中牵线,拉拢男女搞不正当关系。 | 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15回:“实夫方知是拉皮条的,笑置不理。” |
黑漆皮灯笼 | ①涂以黑漆的灯笼。形容社会腐败黑暗。②形容懵然无知。 | 明 陶宗仪《辍耕录 阑驾上书》:“赃吏贪婪而不问,良民涂炭而罔知。闾阎失望,田里寒心,乃歌曰:九重丹诏颁恩至,万两黄金奉使回……又歌曰:官吏黑漆皮灯笼,奉使来时添一重。” |
黏皮着骨 | 见“黏皮带骨”。 |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此理本常理,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。” |
败鼓之皮 | 败:破旧。破鼓皮可作药材。比喻虽微贱,却是有用的东西。 |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牛溲马勃,败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者,医师之良也。” |
牛皮大王 | 牛皮:指虚套的话。指会吹嘘而不干实事的人。 | 李晓明《平原枪声》:“都是牛皮大王!” |
与狐谋皮 | 见“与虎谋皮”。 | 《太平御览》卷二○八引《符子》:“[周人]欲为千金之裘,而与狐谋其皮;欲具少牢之珍,而与羊谋其羞。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,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,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,五年不具一牢。” |
皮里春秋 |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。 | 《晋书 褚裒传》:“曰:‘季野有皮里春秋。’言其外无臧否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” |
老着脸皮 | 厚着脸皮,毫无羞涩之感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5卷:“那白长吉昔日把遐叔何等奚落,及至中了,却又老着脸皮,备了厚礼也来称贺。” |
食肉寝皮 | 吃他们的肉;剥下他们的皮当褥子垫。形容对敌的深仇大恨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然二子者,譬于禽兽,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。” |
黑漆皮灯 | 不透光亮的灯。比喻不明事理。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五卷:“这萧颖士又非黑漆皮灯,泥塞竹管,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。” |
皮肤之见 | 见:见解,见识。指肤浅的见解。 | 宋·阮逸《<文中子>序》:“或有执文昧理,以模范《论语》为病,此皮肤之见,非心解也。” |
钻皮出羽 | 比喻极意夸饰自己偏爱的人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文苑传下 赵壹》:“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,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。” |
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 | 指人生在世留下东西给后人。比喻留美名于身后。 | 宋·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王彦章传》:“彦章武人,不知书,常为俚语谓人曰:‘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。’” |
舐皮论骨 | 舐:舔。比喻只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。 | 鲁迅《华盖集续编的续编·海上通信》:“至于《野草》,此后做不做很难说,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,省得人来谬托知己,舐皮论骨。” |
细皮嫩肉 | 指皮肤细嫩。借指没经过锻炼,不能担当大任。 | 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35回:“他虽然心毒意狠,到底是细皮嫩肉,如何禁受?” |
嘻皮笑脸 | 脸上带着顽皮的或不正经的嘻笑。形容不严肃或轻浮的样子。 | ①《红楼梦》第三十回:“你要仔细!你见我和谁玩过!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,你该问他们去!”②赵树理《小二黑结婚》三:“金旺来了,嘻皮笑脸向小芹说:‘这会可算是个空子吧?” |
抽筋剥皮 | 形容剥削压迫非常残酷。 | 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二回:“可知那州县老爷们比娼妓还要下贱!遇见驯良百姓,他治死了还要抽筋剥皮,锉骨扬灰。” |
涎脸涎皮 | 见“涎皮涎脸”。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1回:“月娘看不上,说道:‘你真个恁涎脸涎皮的,我叫丫头进来。’” |
皮相之士 | 皮相:从表面看。指仅看外表不察内情、见识肤浅的人。 | 西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一卷:“牧者曰:‘子乃皮相之士,何足语姓字哉!’” |
粘皮带骨 | 形容言行不干脆,不爽快。 |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》:“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,不学那粘皮带骨。” |
皮相之见 | 皮相:从表面上看。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。 | 郭沫若《<少年维特之烦恼>序引》:“这种皮相之见,不识何以竟能深入人心而牢不可拔。” |
与虎谋皮 | 和老虎商量;要它的皮。比喻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去商量损害他人利益的事;绝对办不到。后多指要恶人放弃自己的利益;纯属幻想。 | 《太平御览》第208卷引《符子》:“欲为千金之裘,而与狐谋其皮,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。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,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。” |
黄皮寡瘦 |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。 | 李晓明《平原枪声》:“一个个黄皮寡瘦,这使他蓦然想起在平汉线上遇到的那一伙散兵……” |
嘴是两张皮 | 爱怎么说就怎么说。 | |
浮皮潦草 | 形容不扎实,不仔细。 | 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第八章:“这么大的事情,影响极坏,可是我们仅仅只浮皮潦草地警告一下就完事了。” |
没皮没脸 | 不知羞耻,不要脸面。 | 老舍《正红旗下》:“这是没皮没脸,没羞没臊!” |
相鼠有皮 | 相:视。看看老鼠尚且还有皮。旧指人须知廉耻,要讲礼义。 | 《诗经·鄘风·相鼠》:“相鼠有皮,人而无仪(通“义”);人而无仪,不死何为!” |
死皮赖脸 | 脸憨皮厚;没羞没臊地缠磨不清。形容不顾羞耻的样子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4回:“还亏是我呢,要是别的,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舅舅,要三升米两升豆子的,舅舅也就没有法儿呢。” |
狗皮膏药 | 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。比喻骗人的货色。 | 刘复《<半农杂文>自序》:“再往下说,那就是信口开河,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!” |
磨嘴皮子 | 说废话 |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84章:“别白磨嘴皮子了,咱们反破坏,把糟蹋麦子的鸡全砸扁它!” |
豹死留皮 | 豹子死了,皮留在世间。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。 | 宋 欧阳修《王彦章画像记》:“公本武人,不知书,其语质,平生尝谓人曰:‘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。’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。” |
说谎调皮 | 说谎话,不老实。 | 元·无名氏《度柳翠》楔子:“你这和尚,风张风势,说谎调皮,没些儿至诚的。” |
瓜皮搭李树 | 根本搭不上。指强认亲族。 | 宋 韦君安《梅磵诗话》中:“盖俗云:以强认亲族者,为瓜皮搭李树云。” |
刮地皮 | 比喻贪官污吏千方百计地搜刮人民的财产。 | 《新唐书·程日华传》:“马瘠士饥死,刺史不弃毫发恤吾急,今刮地以去,吾等何望。” |
厚皮老脸 | 指人脸皮厚,不知羞耻。 |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想不到外国去了一趟,学得这样厚皮老脸,也许混在鲍小姐那一类女朋友里训练出来的。” |
肤皮潦草 | 形容不扎实,不仔细。 | 张贤亮《青春期》:“所有的日子都像一块青灰色的铁板,坚硬、冷峻而索然无趣,就这么肤皮潦草地过到今天。” |
黄皮刮瘦 |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。 | 余辰《蚕》:“一天过去了,蚕完全绝食啦,一个个饿得黄皮刮瘦,眼看就要死了。” |
涎皮赖脸 | 厚着脸皮纠缠,惹人厌烦。 | 明 李开先《宝剑记》第14出:“你在这青堂屋舍里坐的,到也自在,你这等涎皮赖脸的,俺管监的吃风!” |
皮里膜外 | 膜:人或动物体内薄皮组织。比喻相交太浅。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7回:“如今同了你,虽见了太尊一面,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账,有什么意思?” |